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深圳人,你被中产了吗?

发表于2016-11-17
标签:房价大跌 家庭 买不起房子 房子 财富 
上个世纪人们问:“你小康了吗?”这个世纪人们问:“你中产了吗?”


15年前,王石也说自己是中产。现在连地产商都慢慢废弃了“高端人士”“白领”“富裕阶层”等华而不实的广告词,改用“中产”。“中产”一词装着先富或准富裕阶层的社会梦想。

在美国,“中产”指的是家庭年收入2.5万-10万美元阶层,这个群体占了美国总人口的80%,“大众”几乎就是这个阶层的代名词,且这个相对固化的阶层是能获得安全感的。直到今天,“中产”在中国仍只是一个与财富和消费有关的形容词。


根据2015年CHFS调查数据测算,中国中产数量为2.04亿人,他们掌握的财富总量为28.3万亿。《经济学人》在今年7月杂志中对中国的中产给出定义:家庭年收入在8—30万元之间的群体。事实上,这个收入在深圳是算不上中产的。


有人给深圳中产列出了一些标准:


◆个人年收入20万以上,家庭年收入50万以上;

◆有房有车,还有百万级的资产;

◆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较高的社会地位;

◆不失格调的生活品质,包括运动、旅游、购物娱乐休闲;

◆注重精神追求


从某种程度上来看,房子成了深圳“中产”的硬指标,在这个标签和光环之下,他们其实活得很累。他们是中产,也可能是“被中产”。

美国中产安全感的很大原因是因为阶层固化,而“被中产”的深圳人,可能仅收入和资产达标。在房子、车、孩子、医疗保险税收等各种压力之下,生活早已失去自由。财富攥在手中,焦虑却写在脸上。他们一方面处在相对富裕的社会优越感中,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生存危机。


香港中产的惨痛经验是,由于房价大跌一夜之间沦为“负翁”。对于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过重的深圳中产来说,一旦房地产崩溃,他们也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

从本质上说,深圳的“中产”不是金钱的奴隶,但他们是工作机器;他们不是财富资源的最大拥有者,却已经是社会的中坚;他们总是得到一些机会,但体制的不完善令他们失去更多机会。他们离生活方式的自由还很远,“中产”这个概念对他们而言既是励志也是作茧自缚。


到今天还存在一种“基本的社会等级差别”,就是买得起房子(任何房子)的人和买不起房子的人之间的差别。

——保罗·福塞尔
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