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倾听国际评委谈钢琴(3)--拉奥特钢琴

发表于2012-08-09


从选手到评委有什么不同

朱军问:您现在已经从当年的一个国际比赛的选手,变成了一个国际比赛的评委,您觉得有什么不同?

殷承宗说:现在的选手的心理与我们那时想得往往是不大一样的。我们那时参加比赛,谈得都是肖邦、贝多芬,话题就是音乐和如何练琴而不是自己。现在的选手可能没有那么单纯了。他们大多数都有很好的学习和训练的条件,生活的内容也比我们那个时候丰富多了。但是,这是时代的变化。他们现在有很多的优势,是我们那时候、我们那一代人所不能比的。另外,他们现在的技术条件、学习条件比我们那时要好多了。从我个人角度看,无论是我当年参赛作选手时,还是今天我来作评委,其实基本的技术标准是大致一致的。这个问题以前也有人问过我,你怎么做评委,怎样给分?我觉得第一是技术要过硬,第二是音乐要感人。我们那个年代不像现在,比赛机会这样多,不论你现在怎么样,现在和那时(对比赛的重视程度)也不一样了。

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大师?条件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要有能献身于艺术的精神境界,不是把艺术当作生命,或当作挣钱的手段,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,都要坚持住。记得有的家长问我,我的孩子要学习钢琴,你说怎么办?我说,你首先要表示反对,一定要反对,因为你首先要告诉他,学习钢琴不是什么好差事,要吃很多苦,要能饿肚子。你越反对,他可能越要学,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好一些,因为是他努力争取来的学习机会。另外他有了要吃苦的精神准备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还要坚持学,可能效果会好一些。相反,如果是你求着他学,情况可能就会不一样了,对于那些有才能的孩子(是你看准了他确实有才能),你就越要这样说。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讲,我认为,他们从小学了音乐,一生能有音乐相伴,就会使他们的人生丰富得多。生命质量也会不一样。但是强迫不一定是好办法。当然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学习音乐。

人格和气质都是非常重要的

第三位接受朱军采访的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,著名的演奏家米海尔·沃斯克列森斯基。周广仁介绍道:米海尔·沃斯克列森斯基是一位很出色的钢琴教育家,他班上的学生先后就曾有九十多名都在各种国际钢琴比赛中获过奖。他也是当年殷承宗参加国际比赛的见证人,是当年那届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的评委。米海尔·沃斯克列森斯基插言说:他(指殷承宗)是我非常好的朋友,我们相识已经有四十多年了。我很高兴能够有他这样的朋友,他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非常高的。

如果通过比赛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,如果可以达到殷教授这样高的水平,我觉得参加比赛确实也是通往成功的一个途径。我参加了许多的国际钢琴比赛,我觉得中国的钢琴比赛虽然只办了三届,但是已经是非常高水准的了。所有的选手,不管他们是取得了最好的成绩,或者没有取得最好的成绩,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已经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才能。这也是中国钢琴教育的成就。

朱军问,您认为作为一个参加比赛的选手,参赛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?应该做好哪些准备?

米海尔·沃斯克列森斯基回答说:技术当然是很重要的了。人格和气质也都是非常重要的。这点和体育可能有点不太一样。艺术家可以有不同的性格、人格。当一个选手通过音乐向观众(听众)敞开自己的心扉时,他所表达的是什么,这是很重要的。同样一段乐曲,有些人演奏出来就很感人,有些演奏出来就让人没什么感觉,也可能有些人演奏出来就令人反感。这并不是音乐本身的问题,也不完全是技术的问题。在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的前提下,演奏者的人格和气质(修养)就显得更为重要了。

 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