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深圳清拆五千余处便民设施

发表于2011-07-19
 

南方日报讯 “公共电话亭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重要的街头便民设施,但随着手机普及,电话亭不仅长年空置,还成为张贴小广告和堆放垃圾的场所。为此,全市共拆除电话亭4210个,占总数的近1/3。”随着大运会临近,深圳史上最大、历时近两年的“市容环境提升行动”已进入尾声。昨日,深圳市城管局举行专题首场发布会,公布了对招牌广告和街道家具清洗刷新的情况。

严控路段今后将不再设街道经营性家具

深圳市城管局副局长刘初汉表示,街道经营性家具是提升行动的清理重点,主要包括“报刊亭、早餐车、电话亭”,全市共分“10条严控路段、39条控制路段和一般路段”三类进行。

“其中,设在城市主要干道以及大运会主场馆周边等10条严控路段的街道经营性家具全部清理拆除,不再保留;城市次干道等39条控制路段则大幅减量,按沿道路单向间距500米内只设置一个报刊亭、一个电话亭和一个早餐车的标准执行;其余普通街道、社区道路等一般路段则按规划审批位置设置。”

刘初汉称,截至目前,严控路段已全部清理完毕,全市共清理各类违法或不合要求的各类街道家具5404处,拆除电话亭4210个,迁移拆除报刊亭861个,其他设施333个。

“电话亭、早餐车等清理会不会影响便民?”针对记者的疑问,刘初汉表示,划分三类进行管理,正是从便民考虑。“经过多次实地调研,严控路段主要是以车行道为主,人行道较少,不会对市民造成不便。”

“我可以负责任地说,提升行动的所有管理措施都不仅仅是为了大运会!”刘初汉称,提升行动绝非搞“运动式”管理,并透露长效机制。

深圳报刊亭将禁售饮料和食品

记者注意到,此次公共电话亭的拆除数量较多,几乎占到总数的1/3。市城管局景观处处长申汉周解释,全市有公共电话亭约15600个,其中,原特区内5500个,原特区外10100余个。随着移动通信工具的日益普及,其便民功能正在逐渐弱化。“一是设置过于密集,一些路段足100米左右就设置了4到6个不同类型的电话亭;二是使用率低,一些偏僻路段的电话亭长年空置,无人问津。加上管理维护难度大,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。”

报刊亭的整治也引起媒体高度关注。据市城管局介绍,目前全市经批准设置的报刊亭总数为1366个,经营者超范围经营、超线摆卖、乱贴广告等现象比较普遍,违规经营将为其所贩卖的食品带来较大安全隐患。而今后则将严禁报刊亭售卖饮料和食品,一经发现,立即撤销许可证。

不过,对于这一管理,刘初汉直言难度非常大。“可以说,几乎百分之百的报刊亭都是以买副食品为主,并成为主要盈利项目,与原来设置报刊亭的初衷有了偏差,但整治难度非常大。目前还难做到‘一经发现,立即撤销许可证’,但在大运会之后将建立长效机制,逐步恢复到只卖报刊。”

据悉,市城管局目前已有意借鉴上海、厦门等做法,与法制办、文体旅游局和早餐管理企业一起制定“深圳街道经营性家具管理办法”,大运之后将对全市的这类街道家具进行总体规划。

发表于2011-07-19
丘特,您好!你所发的帖子“深圳清拆五千余处便民设施”已被设置为精华帖,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。点击查看更多中海阳光玫瑰园业主论坛精华帖>>

点击“版主推荐”查看深圳业主论坛所有固顶帖和精华帖。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