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为高房价减负

发表于2016-12-24
为高房价减负

这个月,最权威、最有话语权的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终于定调,给望眼欲穿的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吃了一颗定心丸,其中,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。

这句话的提出有着切实的背景,过去一年,尤其是10月前,全国大多数城市房价的上涨可谓是超预期。往年楼市也有起伏,但都是有迹可循的,那就是一段时间内交易量放大,成交上涨以后,带来库存减少,房价上涨,但是这一轮楼市的爆发完全不同以往,房地产身上的货币、金融因素越来越重,总结成三个字,就是:加杠杆。无论在买方投资者,还是卖方开发商方面,都在卯着劲。一是资产荒使然,二是货币增发后果显现,泡沫在各投资品上来回“流窜作案”。房产价格飙升,带动市场恐慌后才赢来成交上涨这逼着有心的投资者不得不加杠杆。你不加别人在加,不加你就输了。不加,至少暂时看起来你就保守了,未来你就可能掉队。

但是无论房价如何上涨,一个共识是有的,谁也不愿意房价在短时间内断崖式下跌,好好琢磨这句话,“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”,言下之意就是炒房的就歇歇吧,买房保值的掂量掂量吧,这些人买房子,都是指望房子“赚钱”的,不像很多刚需者,只是需要一套房子来安家,对于后者,房子就是用来住的,所以要坚决打击投资、投机,希望房地产领域逐步降杠杆。如果降杠杆的初期就明显下跌,这还得了,谁控制得住。药不敢猛,所以房子不是用来炒的,暂时也不是用来跌的,更不是用来崩盘的。

站在这个理解上,再来看明年的房价可能更加有条理。一是政策面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的是定调工作,事后相关各部位都会据此制定相应的政策。可想而知,像2015年那样减税降门槛的措施暂时是看不到的;二是金融方面,在这些年来的房地产调控上技巧其实已经成熟,利率和贷款门槛的适当调整变化,能有效地对需求进行抑制;三是供应面,土地和投资,本质上是对土地和库存这一供给端的调节——如何适当通过释放不同梯队的城市土地,来实现人口疏解和房价稳定的双重目的,有赖于土地供应释放及后续的房地产投资调整。

但是悲观地说,如果土地财政的困局不破解,上述所有手段所能收到的效果可能都要大打折扣。以本人所在的城市来说,因为供应量大,房价不算高,均价刚刚过万,但是近一两周来的土地出让价让人暗自一叹,有几块地处偏远(至少在本地人心中)的新区,楼面价格将近8000,如果两年后出售,价格怎么也会接近翻倍吧,这样的情况下,如何能阻挡炒房者的步伐。按照现有的制度设计和实际情况,土地出让金约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一半,再加上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,土地财政是地方财政的核心。因此,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是房价上涨的受益者,也是楼面价格上涨的推手,除非收到中央调控措施的压力,一般来说地方政府不会和地价上涨过不去。

为破除这一局面,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也表示,“要综合运用金融、土地、财税、投资、立法等手段,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、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,既抑制房地产泡沫,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。”作为升斗小民,举双手拥护这个决定个,而且也看到胜利曙光,据说个税改革有望2017年落地,届时教育、房贷利息、养老都有可能作为纳税抵扣项目,也算是一种减负吧。

发表于2016-12-24
怎么为高房价减负?一起来看下吧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