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皇氏清朝古堡榜之龙岗百座客家围屋

发表于2014-03-13

敬请期待:
皇氏唐宋元明清古塔排行榜,皇氏客家清末民初古宅榜之百座客家碉楼大全
皇氏古代寺庙排行榜;皇氏古堡教堂排行榜(资金缺乏,项目暂缓)
同志们,你是不是懵掉了??深圳这么发达的地方,中国人口密度第一大的地方,居然有这么多上百年的客家围屋,你震惊了吗??

你们深圳的客家围屋都没有看完,你们有什么资格去统计惠州的客家围屋??或者斗敢去挑战梅州的客家围屋???甚至河源客家围屋??

同志们,万栋围屋平地起,没有超凡的体力,极大地精力,你是根本统计不出客家围屋的10%的

我们现在想展示的,恐怖不过是客家围屋的冰山一角


发表于2014-03-13

故而我们欢迎更多的朋友提供更多的考察资料,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

这个世界上有维京百科,百度百科等等百科全书,但中国客家围屋的百科全书没有,广东的客家围屋百科全书也没有,范围再小点,惠州的围屋百科全书还是没有,我敢说,深圳的都不全。
最近去世界文化遗产安徽宏村西递取经,发掘这些村庄的规模都比不上某些客家围屋,但人家宏村西递胆敢收取104的门票,而数不清的客家围屋却选择的沉沦,有些变成了鬼宅和白粉仔的天下

知恩报恩天下少,反面无情世间多。荣宠旁边辱等待,贫贱背后福跟随


发表于2014-03-13

如果有人问你,深圳的客家围屋哪里最多?第一座客家围屋在哪里?你可能想不到,答案就是坑梓。

据长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圳大学张卫东、刘丽川两位教授的多次考察,面积仅为60平方公里的坑梓镇,大小围堡就有46座之多。他们两人还特意向我解释说,深圳地区(含惠阳、惠东)的客家围,与赣南的“土围子”、闽西的“土楼”、兴(宁)梅(州)地区的“围龙屋”,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差异,这里的围屋在形制上,表现为四周的碉楼、前面的禾坪、月池等建筑要素俱全的全封闭建筑,防御性更强,所以称之为“围堡”更贴切、更准确


发表于2014-03-13

说到坑梓,不能不说黄氏。据张XX、刘XX考证,目前黄姓人口占坑梓总人口的84%左右。“坑梓黄”在当年是盛极一时。而黄氏的由来,据《黄氏族谱》记载,是黄朝轩于明末由嘉应州(今梅州)兴宁移惠州府白马碗窑,又移坪山江边村。黄朝轩生有两子:居中、立中。顺治十三年(1656年),黄朝轩过身。康熙三十年(1691年),两兄弟分家,立中留江边村,居中携妻和三个孩子振清(23岁)、振南(17岁)、振宗(10岁)移居坑梓,在老坑村“立祠开基”。后来三兄弟分家,振清在宗祠附近盖起散屋,形成了“祠堂街”。振南一支因所谓“祠堂风水不旺二房”,大部分迁移到了广西武鸣。而振宗于乾隆十八年(1753年)建起了占地约4200多平方米的围堡“新乔世居”,其建制为“四堂四横一围一池一望楼六碉楼”。现在的新乔世居的石匾上还写着“乾隆十八年仲冬月,昂燕创立”。昂燕就是黄振宗的号。

据XXXX考证,新乔世居是深圳最早建立的客家围。而当时,黄振宗一家搬进这个“大宅门”时,算上丫环,也仅有18人。建完新乔世居,还剩下大量的木、石料,黄振宗遂命长子瑞瑛公择基大水湾,于乾隆四十六年(1781)又建成了一个大围“龙湾世居”。短短28年间,建起两座大围,由此可见黄氏当时的富有。


发表于2014-03-13

坑梓的黄氏家族,经过艰苦奋斗,创立了庞大的家业,在香港、广州、坪山、淡水、龙岗,都有他们开的店铺,从柴米油盐酱醋茶,到金银珠宝、药材等,都有经营。

后来,黄氏的后人又先后建起了“秀山楼(城肚)”、“丰田世居(坪山)”、“长隆世居”、“青排大围”、“松子坑大围”、“荔园大围”、“龙围世居”、“盘龙世居”、“龙敦世居”、“龙田世居”、“井水龙大围”、“吉龙世居”、“锦堂大围”等,小则三四千平方米、大则万余平方米的大型城堡式大围。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,黄氏后人又陆续建起一些大屋,这些大屋既有那种传统围堡式大围如“荣田世居”,更有如“乔森世居”“霭庐”等规模虽小但更具“洋味儿”的围楼。


发表于2014-03-13

广东首批27个古村落中,居然没有深圳,这简直是奇耻大辱,这简直是无视深圳客家围屋的存在!!

深圳客家围屋规模宏大,为世人所震惊!!完全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


发表于2014-03-13

同志们,要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,深圳根本就不是年轻的城市,我们很有内涵,我们周围大把的清朝民居,大把的清朝裹脚老太婆(上百岁了),怎么可能说年轻啊?


发表于2014-03-13

深圳客家围屋大约99%都在龙岗

一品龙岗,深圳无屋


发表于2014-03-13

谢谢,龙岗百座客家围屋,个个博大精深,研究起来要花费几年时间,目前在研究线路,堪查统计中

图为吹得毕竟牛的大万世居,其实破坏非常严重


发表于2014-03-13

龙岗百座客家围屋,大部分面临坍塌和消失的命运

龙岗偏远地区虽然不发达,但也让很多清朝的客家围屋得以保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