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房贷争夺战或致信贷风险 沪深不良贷款率攀升

发表于2009-09-18

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,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。但记者在上海、深圳采访发现,房地产贷款在“高危区域”和“高危时段”均呈现了一定的抗压性,总体风险处于可控状态。但近期银行对个人贷款的争夺战很容易导致新的信贷风险,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。

个人房贷不良率上升

从2007年底至今,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降通道,价格持续调整。国家发改委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.2%,降幅比1月份扩大0.3个百分点;其中,先于全国调整的深圳、广州新建住房销售价格继续下跌,同比跌幅达16.3%和8.9%,深圳成为全国惟一一个房价跌幅超过两位数的城市。在长三角的代表城市上海,2月份新建住房销售价格下降2.6%。

房价下跌导致住房贷款不良率有所攀升。上海银监局提供的数据表明,2008年12月末,全市中外资银行机构商业性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61.69亿元,比年初增加10.36亿元;不良率1.04%,比年初上升0.15个百分点;今年1月末,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升至65.5亿元,不良率升至1.08%。

与此同时,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也有所暴露。尽管2008年上海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呈现“双降”态势,但1月份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21.4亿元,比年初增加2.7亿元;不良率0.69%,比年初上升0.09个百分点。从房地产违约情况看,1月份违约笔数比年初增加656笔,增幅8.9%。

深圳市银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,截至2008年12月末,全市个人购房贷款不良余额21.3亿元,比年初增加4.3亿元;不良率为0.84%,比年初增加0.15个百分点。个人购房贷款逾期余额105.7亿元,比年初增加14.6亿元;逾期率为4.16%,比年初增加0.5个百分点。截至2009年1月末,个人购房贷款不良余额23亿元,比上月增加1.7亿元;不良率微升至0.89%。

“高危区域”和“高危时段”均有效承压

专家们普遍认为,尽管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波动,但总体较为平稳,“高危区域”和“高危时段”均有效承压,风险在可控范围内,不会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重大影响。

“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,深圳、上海、北京等‘高危区域’的主要房地产贷款质量是平稳的。”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,深圳地区房价领先于全国调整,下跌幅度也最大,与高峰期相比达到30%左右,这一地区的房地产信贷运行情况对全国应该具有先行指标的意义。交通银行在深圳地区的房地产贷款没有出现大批量、集中性的“坏账”,其内部压力测试也表明,即使房价再下跌10%,银行风险也在可控范围之内。

截至2008年12月末,深圳银行业房地产贷款不良余额合计42.88亿元,比年初下降7.2亿元;不良率为1.16%,比年初下降0.23个百分点,低于深圳银行业贷款不良率1.99%的平均水平。目前,深圳银行业“负资产”个人房贷余额不到50亿元,“负资产”比率约2%。

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“高危时段”也能够有效承压。建发房地产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曙光表示,楼市最危险的时候是去年四季度,交易量极度萎缩,这对资金链主要依赖于销售回款的开发商而言几乎难以维持。随着近期楼市交易量逐渐回升,开发商资金压力有所缓解。未来我国房价可能进一步下跌,但只要维持一定的交易量,房地产贷款“高危警报”可能就不会响起。

此外,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态度谨慎,风险控制较严。尽管今年1月份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,但仍低于中外资银行机构平均水平0.48个百分点。记者了解到,

发表于2009-11-29
不顶不行 `=nlw*/w3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