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徐匡迪:京滬高鐵棄磁浮

发表于2004-11-26
全國政協副主席、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今日在外交學院論壇上透露,據他所知,基於投資和技術風險,京滬高速鐵路將不採用磁懸浮技術。目前政府考慮將在上海與杭州之間興建170公里的商用線,這樣從浦東機場到杭州僅需26分鐘。 

徐匡迪說,儘管磁懸浮在技術上非常先進,但相對輪軌來說,投資太大,而且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很高。目前,該技術雖然已經在上海一條30公里的示範線上得到成功應用,但是把它推廣在1,300多公里的京滬線上還是有一定的技術風險,因為這其間的地質條件十分複雜,要跨越大的河流、江湖,技術上無法完全保證。 

滬杭線建成後車程僅26分鐘 

但徐匡迪透露,現在有關方面準備從上海到杭州先建170公里的磁懸浮線,與上海那一段示範線不同,這屬於商用線,時速將達430公里每小時,這樣從上海浦東機場到杭州僅需26分鐘車程。 

談到日本磁懸浮技術與德國技術之間的差異,徐匡迪說,日本用的是超導材料,成本很高,而德國採用計算機輪流送電的技術,成本較低,所以上海的磁懸浮選擇了德國技術。他還說,輪軌的時速極限是300公里,磁懸浮在理論上可達500公里。但是兩者源於兩種不同理論,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沒有優劣之分,如果把它們作比較,就如同噴氣式飛機和螺旋槳飛機相比。 

磁懸浮商業化尚無成功先例 

京滬高速鐵路究竟採用磁懸浮還是高速輪軌技術,各方面對此的爭論已有數年之久。據悉,如果京滬高速鐵路採用輪軌技術,時速可達250-300公里,全程約需4-5個小時,總投資約1,300億元;如果採用磁懸浮技術,時速能達到450公里以上,從北京到上海只需3個小時,耗資將高達4,000億元,而目前同樣長度的磁懸浮鐵路在世界上還沒有成功的商業化例子。
上一页|1|
/1页